三言科技8月25日消息,昨日,话题“#董宇辉李娟访谈疑似不同频”登上热搜。
8月21日,作家、《我的阿勒泰》作者李娟李娟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,与董宇辉进行访谈。然而,直播时二人聊天不同频,李娟的一些言论被网友称“情商低”。
直播期间,李娟先是表达感谢,并直言“这显然是结束语了”;之后又形容称“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访谈”、“时间太久了”等。
整个场面十分尴尬,而且在面对董宇辉使用一连串排比句的夸赞时,李娟回应用“一坨”称赞,“这真是一坨巨大的赞美”,被认为用词不当。
今日,李娟发文回应这场直播称,自己是四川人,“坨”是常用量词。熟悉的朋友都知道,写文说话,经常各种规则乱用,“一坨人一坨猫一坨经验一坨悲伤之类”,并无隐意。
她还透露,这次直播之前已经焦虑紧张了好几天,状态确实不好。因为与董宇辉是第一次见面,时间又赶,而且刚见面就进入直播状态,确实慌乱。
而后慢慢进入状态后又忘记是在直播,当成朋友间闲聊,啥都往外说。
李娟称自己说“直播不正常”是对访谈理解单一。其实是发现自己状态不对,多次感到即将失控,不知所云,经理崩溃。并且看回放后还发现自己对董宇辉多次误解和刻薄,经常突兀打断对方的话,对此李娟称感到很愧疚。
她强调,自己对董宇辉毫无抵触,虽然接触短暂,但能够认同他。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,是印象美好的年轻人。
以下是全文:
一坨声明
娟姨是四川人,口音大。“坨”是我常用的一个量词。熟悉的朋友都知道,写文说话,常常脱口而出,各种破规则乱用,一坨人一坨猫一坨经验一坨悲伤之类。毫无隐意。对于互联网这两天一些断章取义的言论,则是感到咚大的一坨震惊——是不是还要让我解释“咚大”是啥意思?定语,形容一个东西又大又沉,掉到地上“咚”的一声。
解释往往火上加油,解释往往扩大争论。互联网世界就是如此。本想缓段时间冷静一下再谈点什么,但娟姨心理素质差且气量狭隘,坐不住了。
主要是这次直播之前已经焦虑紧张了好几天,状态确实不好。加之是我和宇辉第一次见面,时间又赶,两人刚见面就立刻进入直播状态,确实慌乱无措。后来慢慢也就好了。甚至慢慢走向另一个极端,多次忘了自己是在直播,当成朋友间的闲聊,啥都往外说……
我说“直播不正常”是我对访谈的理解单一。也是发现自己状态不对。忘乎所以,不知所云。多次感到即将失控,精力崩塌。后来看回放,还发现自己对宇辉的多次误解和刻薄,还常常突兀打断他的话。很愧疚。也许我不该接受此类访谈,确实不擅长镜头表现,表达也容易产生歧义。但是一定要说的是,我也确实对董宇辉毫无抵触。虽然接触短暂,但能够认同他的相当一部分。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,总是照顾别人,印象美好的一个年轻人。
娟姨呢,若是看不顺眼就会直说的,犯不着搞什么内涵瞎耽误功夫还劳心劳力。
网上有一种谣言,说我从小苦得不行,天天捡垃圾,还挨继父家暴……这是根本没有的事。也不知源头在哪儿。
我尝试投诉,但非常艰难,常常没有结果。于是我向平台的对接人员求助。这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投诉的秘诀—— 在投诉的各种选项里,选什么都行就不要选“造谣传谣”。因为谣言举证是最难的。
我一坨震惊。我说我就是当事人,我自己站出来证明对方胡说八道难道也不行?
接下来,这位朋友说了一句话,转动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角度——
她说:“因为每个人都有说谎的权利。”
立刻我就接受了这一切。
是啊,再严明再完备的法律也只能约束行为,不能约束意识形态。
好吧,你可以说谎,这是为人的一个小小权利。
但我也可以驳斥,我也不是哑巴。
世界从来就不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的。
好在纷争是混乱,也是平衡。对抗是互相伤害,也是互相牵制。
我的态度我的反应,也只不过是这人间庞杂秩序中随波逐流的小小一滴。
好吧,我接受这一切。也奉劝某类人要是闲得没事就多喝热水,照顾好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