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尔斯·利伯,一位65岁的美国顶尖化学家和纳米科学家,曾担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主任,他的学术生涯星光熠熠,却在2020年因与中国高校合作被卷入美国“中国行动计划”,成为政治漩涡的中心人物。2021年12月,他被判有罪,2023年遭受软禁。尽管如此,利伯并未放弃他的科研梦想,去年从哈佛退休后,他的目光投向了远方——中国大陆和香港。
据《南华早报》8月24日报道,利伯已申请前往香港工作,他向媒体表示,有意赴中国大陆、香港工作,开展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技术转让,以“造福世界所有人”。今年6月,《化学与工程新闻》杂志也曾报道利伯申请赴港的消息。利伯回应称,他正在寻找机会,尚未做出决定,但今年秋天可能会赴港。
利伯的科研旅程充满传奇色彩。他是纳米科学领域的领导者,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先驱,同时是少数同时当选美国三院院士的科学家之一。他的工作包括合成新纳米级材料,将纳米材料集成到计算、光子学、生物电子学和神经电子学中。据统计,利伯发表了400多篇研究论文,是50多项美国专利的主要发明人,并因其在化学和纳米科学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许多奖项。
然而,这位科学巨匠的成就并未让他免于政治的纠缠。2018年11月,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启动“中国行动计划”,旨在防止中国“从美国窃取信息”。2020年1月,利伯因提供了与中国一所大学的虚假资金关系被捕。2021年12月,他被判有罪,尽管他一直否认有不当行为。
利伯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反响。2021年3月,包括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0位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,表达对利伯的支持,质疑美国司法部的打压。《环球时报》曾指出,在所有“中国行动计划”案件中,利伯案是“最恶劣的一例”,有关裁决是“政治对学术最无耻的迫害”。
我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也指出,利伯案的判决并非与经济间谍有关,而是因虚假陈述和税务问题。发言人强调,美国司法部门以打击经济间谍为名迫害科学家、破坏中美正常科技交流的行径已引起广泛质疑。
您如何看待查尔斯·利伯的遭遇及其对中美科技交流的影响?您认为科学家如何在政治与科研自由之间找到平衡?我们期待听到您的看法和建议,共同探讨科研自由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责任。